柳东新区 梦想开花的地方

来源: 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   发布日期: 2021-09-07 11:50    |  作者: 何开琦

柳州市柳东新区是一片富饶的热土。这里是“广西柳州汽车城”所在地,不仅仅是五菱“神车”的生产地,还是“东风柳汽”“一汽柳特”和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地。

汽车梦”是很多家庭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是小康生活里一个缤纷的梦。在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在长达3公里的总装生产线上,摇着长臂的机器人有序地把粗重的发动机、门窗、座椅、轮胎……一一地装在汽车底盘上,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从生产线开下来,让众多参观者看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而操作这些机器人的都是清一色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有些还长着稚嫩的脸,如果在家里还是被父母宠着的男孩女孩。这样的年轻人有3800人,由壮、汉、瑶、苗、侗、回、土家等1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超过1500人。每天,这些各民族的年轻人并肩从温暖的“宝骏家园”出发,走进朱红色的宝骏生产车间,上万种汽车零部件从他们的手里奇妙地排列组合成一辆辆汽车,那种和谐有序铿锵有力的操作,仿佛是在团结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乐章的名字就是《汽车进行曲》。

  

柳州宝骏汽车生产基地(图源 | 柳州市文广旅局  摄影 | @小周健)

每一年,都有上百万辆的汽车从这里下线,然后被装上火车、货运车运往全国各地,进入各个家庭,让许多家庭或个人的“汽车梦”遍地开花。柳东新区可以说是许多梦想开花的地方。如同一辆汽车由许多零部件组成一样,柳东新区的梦想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

柳州一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国是一个瑶族汉子。十年前,他从湖南来到柳东新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甘蔗地,但是柳州的五菱“神车”已经跑遍神州大地,特别是“五菱之光”累计生产已经超过了500万辆,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奇怪的是,柳州竟然没有一家生产汽车轮毂的企业。吴振国看到了这个商机,所以他怀揣着“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轮毂”的梦想。在柳州,他感受到这是一个包容性特别强的城市,不论你来自天南地北,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很容易融入当地的朋友圈,共同创业。

租下3000平方米的厂房,吴振国开始招兵买马。凭着他在深圳、上海积累的丰富工作经历,当年就生产出广西本土的第一批铝合金汽车轮毂。时任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的姚佐平非常高兴,想起2008年南方受到冰冻灾害的时候,由于物流不能及时把外地生产的汽车轮毂运到柳州,导致总装生产线差点停产的状态,连忙让吴振国快马加鞭,尽快形成批量生产。吴振国没有让上汽通用五菱失望,第二年就生产出36万套铝合金汽车轮毂,产值达到3000万元。

2012年,宝骏生产基地建成,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发的宝骏轿车下线,很快就成为汽车界的黑马,在市场上独领风骚。汽车轮毂需求突然暴增,吴振国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但是烦恼也随之而来——流动资金明显不足。这个瑶族汉子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临近年关的时候,他向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诉苦,柳东新区管委会没有让他失望,通过努力协调,以公司的应收账款质押,从银行贷到500万资金,渡过了难关。

2014年,柳州一阳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柳州站稳了脚跟,而且还配套到重庆长安和北汽福田,产品开始飘洋过海出口到澳大利亚,成为业界的一个传奇。那一年,吴振国铆足了劲,在柳东新区买下了100多亩的土地开始建设新厂区,只用了4 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并进行试产调试,创造了“一阳速度”,吴振国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柳州一阳科技公司年产汽车轮毂超过500万套,年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深圳比亚迪、上海特斯拉的配套商。瑶族汉子吴振国梦想成真,他满怀感恩地说:“柳东新区是我的福地,给了我一个发展壮大、成长进步的平台。”

吴振国的故事在柳东绝不是独一无二的,像这样民族融洽共事共乐共同创业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切得益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扎实举措,柳东新区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

在柳东新区的主干道新柳大道上,每一天都演绎着民族团结、和睦交融、自强不息的剧本。壮族嫂子周玉红带领她的团队16位女同事就在这条路上做保洁工作。

周玉红原来是柳江县人,1984年嫁到双仁村以后,她和爱人覃海州靠种甘蔗养育三个孩子。孩子们学习都格外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小孩的成绩非常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到了大女儿覃婉玲上高中的时候,周玉红开始考虑筹措小孩读大学的钱。

2010年,从深圳来了一位很特别的女商人全知音,她在柳东新区注册了一家公司“升禾环保”,然后就招兵买马。周玉红毫不犹豫地报名应聘。从此,她每天就穿上红色的马甲“升禾环保”穿梭在柳东新区日新月异的路上。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工资,让她送女儿上大学的资金有了着落。这家刚开始不被别人看好的公司,2014年居然在北京“新三板”上市了,周玉红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员工。

和双仁村隔着新柳大道的是柳东新区新建的“柳州园博园”,公园里有花草树木,有小桥流水,是柳州人散步游玩的好地方。曾经有一段时间,周玉红负责公园门口那一段路的保洁工作。每次看到有人一边走路一边咬着甘蔗,周玉红就会递给他一个小袋子,别人说“谢谢你”,周玉红也会说:“是我应该谢谢你。你把垃圾收拾好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这个朴素的想法让周玉红感到十分自豪。这里毕竟是自己家的门口啊,每天看到家门口建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周玉红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

50岁,周玉红享受到正式退休的待遇,因为公司为她和同事买有“五险一金”。这是周玉红做梦都想不到的。但是自己还想工作啊,毕竟劳动了那么多年,有一副好身板。当周玉红把想法告诉董事长全知音的时候,董事长不仅同意了,还让她当了班组的组长,带领16位从广西各地来的各族姐妹负责最重要的主干道新柳大道的保洁工作。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和睦融洽。

在柳东新区的大学城里,民族团结的故事更加感人。

2015年,侗族少年林俊到柳东新区来求学。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坐落在柳东新区的大学城里,林俊来到城市职业学院的时候,是抱着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想法,然后在工厂里打工养活自己。但是到了学校,才知道学校里竟然有一个专业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是林俊再熟悉不过的行当,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在家乡建造风雨桥和鼓楼的。这曾经是侗族一个秘不外传的行业,因为他们建造的风雨桥和鼓楼甚至房子,都是榫卯结构,没有预先画好的图纸,也不用一颗钉子,只是凭着几根竹签,和竹签上的墨师文十二种符号,就可以把一座风雨桥、一座鼓楼、一幢木楼建设出来。在家乡,爷爷曾有一个壮举,就是当年在岩寨和平寨之间建风雨桥的时候,爷爷和另一位师傅都是当地建筑工匠里的高手,相互尊重又暗地里较劲,两位高手各自从左边和右边建桥,按照墨师文符号给予的提示和规律,建到中间竟然完全吻合。后来这座桥称为“合龙桥”,至今依然在侗寨里供村民使用。

林俊想不到,在柳州大城市的学校里,竟然还传授侗族的建筑手艺。老师在思政课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圆复兴梦想。学校和爷爷他们传承的并不完全一样,学校邀请了家乡的杨似玉大师来学校里传授侗族建筑的常识,学院的副院长刘洪波教授又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刘教授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写过专著《侗族风雨桥建筑与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调查报告》,而且还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林俊跟着刘教授学习用激光扫描,用无人机航测家乡的建筑进行数据采集,用数据改造并发展了爷爷他们上一辈的传统做法。林俊后来去到湖南、贵州做了大量的调查,也回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柳城县参与了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2018年,林俊大专毕业留校,从事民族建筑的设计与保护,还成立了“百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一位懵懂少年华丽转身变成了企业老板,学院帮助他实现了孜孜以求的梦想。

  

柳州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隆重开幕

一千多年前,柳宗元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柳州,当时,面对这片蛮荒之地,写下了《柳州峒氓》记录少数民族陌生奇异的生活。在他郁郁寡欢的时候,曾经登上城楼,看到千山遮目、江河弯曲,禁不住浩叹:“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霹雳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岭树重遮江流弯曲的地方,在柳江的两岸,柳州各民族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建设了一座世界一流的汽车城,而且还诞生了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梦想,个人梦、民族梦、中国梦,在这里美梦成真,生生不息。


柳东新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

柳东新区 梦想开花的地方

来源: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1-09-07 11:50 | 作者:何开琦

柳州市柳东新区是一片富饶的热土。这里是“广西柳州汽车城”所在地,不仅仅是五菱“神车”的生产地,还是“东风柳汽”“一汽柳特”和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地。

汽车梦”是很多家庭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是小康生活里一个缤纷的梦。在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在长达3公里的总装生产线上,摇着长臂的机器人有序地把粗重的发动机、门窗、座椅、轮胎……一一地装在汽车底盘上,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从生产线开下来,让众多参观者看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而操作这些机器人的都是清一色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有些还长着稚嫩的脸,如果在家里还是被父母宠着的男孩女孩。这样的年轻人有3800人,由壮、汉、瑶、苗、侗、回、土家等1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超过1500人。每天,这些各民族的年轻人并肩从温暖的“宝骏家园”出发,走进朱红色的宝骏生产车间,上万种汽车零部件从他们的手里奇妙地排列组合成一辆辆汽车,那种和谐有序铿锵有力的操作,仿佛是在团结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乐章的名字就是《汽车进行曲》。

  

柳州宝骏汽车生产基地(图源 | 柳州市文广旅局  摄影 | @小周健)

每一年,都有上百万辆的汽车从这里下线,然后被装上火车、货运车运往全国各地,进入各个家庭,让许多家庭或个人的“汽车梦”遍地开花。柳东新区可以说是许多梦想开花的地方。如同一辆汽车由许多零部件组成一样,柳东新区的梦想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

柳州一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国是一个瑶族汉子。十年前,他从湖南来到柳东新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甘蔗地,但是柳州的五菱“神车”已经跑遍神州大地,特别是“五菱之光”累计生产已经超过了500万辆,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奇怪的是,柳州竟然没有一家生产汽车轮毂的企业。吴振国看到了这个商机,所以他怀揣着“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轮毂”的梦想。在柳州,他感受到这是一个包容性特别强的城市,不论你来自天南地北,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很容易融入当地的朋友圈,共同创业。

租下3000平方米的厂房,吴振国开始招兵买马。凭着他在深圳、上海积累的丰富工作经历,当年就生产出广西本土的第一批铝合金汽车轮毂。时任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的姚佐平非常高兴,想起2008年南方受到冰冻灾害的时候,由于物流不能及时把外地生产的汽车轮毂运到柳州,导致总装生产线差点停产的状态,连忙让吴振国快马加鞭,尽快形成批量生产。吴振国没有让上汽通用五菱失望,第二年就生产出36万套铝合金汽车轮毂,产值达到3000万元。

2012年,宝骏生产基地建成,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研发的宝骏轿车下线,很快就成为汽车界的黑马,在市场上独领风骚。汽车轮毂需求突然暴增,吴振国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但是烦恼也随之而来——流动资金明显不足。这个瑶族汉子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临近年关的时候,他向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诉苦,柳东新区管委会没有让他失望,通过努力协调,以公司的应收账款质押,从银行贷到500万资金,渡过了难关。

2014年,柳州一阳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柳州站稳了脚跟,而且还配套到重庆长安和北汽福田,产品开始飘洋过海出口到澳大利亚,成为业界的一个传奇。那一年,吴振国铆足了劲,在柳东新区买下了100多亩的土地开始建设新厂区,只用了4 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并进行试产调试,创造了“一阳速度”,吴振国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柳州一阳科技公司年产汽车轮毂超过500万套,年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深圳比亚迪、上海特斯拉的配套商。瑶族汉子吴振国梦想成真,他满怀感恩地说:“柳东新区是我的福地,给了我一个发展壮大、成长进步的平台。”

吴振国的故事在柳东绝不是独一无二的,像这样民族融洽共事共乐共同创业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切得益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扎实举措,柳东新区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

在柳东新区的主干道新柳大道上,每一天都演绎着民族团结、和睦交融、自强不息的剧本。壮族嫂子周玉红带领她的团队16位女同事就在这条路上做保洁工作。

周玉红原来是柳江县人,1984年嫁到双仁村以后,她和爱人覃海州靠种甘蔗养育三个孩子。孩子们学习都格外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小孩的成绩非常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到了大女儿覃婉玲上高中的时候,周玉红开始考虑筹措小孩读大学的钱。

2010年,从深圳来了一位很特别的女商人全知音,她在柳东新区注册了一家公司“升禾环保”,然后就招兵买马。周玉红毫不犹豫地报名应聘。从此,她每天就穿上红色的马甲“升禾环保”穿梭在柳东新区日新月异的路上。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工资,让她送女儿上大学的资金有了着落。这家刚开始不被别人看好的公司,2014年居然在北京“新三板”上市了,周玉红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员工。

和双仁村隔着新柳大道的是柳东新区新建的“柳州园博园”,公园里有花草树木,有小桥流水,是柳州人散步游玩的好地方。曾经有一段时间,周玉红负责公园门口那一段路的保洁工作。每次看到有人一边走路一边咬着甘蔗,周玉红就会递给他一个小袋子,别人说“谢谢你”,周玉红也会说:“是我应该谢谢你。你把垃圾收拾好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这个朴素的想法让周玉红感到十分自豪。这里毕竟是自己家的门口啊,每天看到家门口建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周玉红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

50岁,周玉红享受到正式退休的待遇,因为公司为她和同事买有“五险一金”。这是周玉红做梦都想不到的。但是自己还想工作啊,毕竟劳动了那么多年,有一副好身板。当周玉红把想法告诉董事长全知音的时候,董事长不仅同意了,还让她当了班组的组长,带领16位从广西各地来的各族姐妹负责最重要的主干道新柳大道的保洁工作。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和睦融洽。

在柳东新区的大学城里,民族团结的故事更加感人。

2015年,侗族少年林俊到柳东新区来求学。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坐落在柳东新区的大学城里,林俊来到城市职业学院的时候,是抱着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想法,然后在工厂里打工养活自己。但是到了学校,才知道学校里竟然有一个专业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是林俊再熟悉不过的行当,因为他的爷爷就是在家乡建造风雨桥和鼓楼的。这曾经是侗族一个秘不外传的行业,因为他们建造的风雨桥和鼓楼甚至房子,都是榫卯结构,没有预先画好的图纸,也不用一颗钉子,只是凭着几根竹签,和竹签上的墨师文十二种符号,就可以把一座风雨桥、一座鼓楼、一幢木楼建设出来。在家乡,爷爷曾有一个壮举,就是当年在岩寨和平寨之间建风雨桥的时候,爷爷和另一位师傅都是当地建筑工匠里的高手,相互尊重又暗地里较劲,两位高手各自从左边和右边建桥,按照墨师文符号给予的提示和规律,建到中间竟然完全吻合。后来这座桥称为“合龙桥”,至今依然在侗寨里供村民使用。

林俊想不到,在柳州大城市的学校里,竟然还传授侗族的建筑手艺。老师在思政课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圆复兴梦想。学校和爷爷他们传承的并不完全一样,学校邀请了家乡的杨似玉大师来学校里传授侗族建筑的常识,学院的副院长刘洪波教授又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刘教授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写过专著《侗族风雨桥建筑与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调查报告》,而且还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林俊跟着刘教授学习用激光扫描,用无人机航测家乡的建筑进行数据采集,用数据改造并发展了爷爷他们上一辈的传统做法。林俊后来去到湖南、贵州做了大量的调查,也回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柳城县参与了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2018年,林俊大专毕业留校,从事民族建筑的设计与保护,还成立了“百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一位懵懂少年华丽转身变成了企业老板,学院帮助他实现了孜孜以求的梦想。

  

柳州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隆重开幕

一千多年前,柳宗元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柳州,当时,面对这片蛮荒之地,写下了《柳州峒氓》记录少数民族陌生奇异的生活。在他郁郁寡欢的时候,曾经登上城楼,看到千山遮目、江河弯曲,禁不住浩叹:“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霹雳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岭树重遮江流弯曲的地方,在柳江的两岸,柳州各民族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建设了一座世界一流的汽车城,而且还诞生了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梦想,个人梦、民族梦、中国梦,在这里美梦成真,生生不息。


版权所有:柳州市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方式:0772-2671017

备案号:桂ICP备05013436号 桂公网安备45029002000003号